近期,一种名为"鬼见愁"的电话轰炸软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这类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号码发送大量呼叫或短信,导致受害者手机瘫痪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网络电话接口或短信平台漏洞,通过自动化程序模拟高频次通信请求。通常软件会伪装成"维权工具"或"恶作剧程序"出售,但实际上已涉嫌违法。
这种恶意软件不仅干扰正常通信,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对个人而言,持续不断的骚扰会导致心理焦虑、工作生活受扰;对企业来说,客服热线被轰炸可能引发业务瘫痪。更危险的是,部分软件会捆绑木马程序,在轰炸同时窃取通讯录、短信等隐私数据。2022年某地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,有犯罪团伙利用此类软件实施敲诈勒索,单月涉案金额超百万元。
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明确规定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从事非法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的活动。制作、销售、使用电话轰炸软件都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。普通用户若遭遇轰炸,可立即开启手机防骚扰功能,保存通话记录后向运营商投诉或报警。建议关闭微信/QQ等社交平台的手机号搜索功能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成为攻击目标。
目前通信运营商已建立动态防护机制,通过识别异常呼叫频率自动拦截。部分手机厂商也在系统中加入AI智能识别功能,能有效过滤95%以上的轰炸呼叫。网络安全专家建议,平台应加强对相关关键词的监测,切断软件传播渠道。去年某电商平台就因未及时下架轰炸软件被网信部门约谈,这提醒我们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。
上一篇:高频轰炸电话:威胁识别与全面防御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