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公司资讯

短信轰炸黑产链:低价骚扰背后的隐秘江湖

时间:2025-08-17   访问量:1004

短信电话轰炸的灰色产业链

近年来,短信电话轰炸作为一种网络骚扰手段逐渐浮出水面,其背后的价格和服务模式也形成了隐秘的灰色产业链。这类服务通常以“压力测试”“追债工具”等名义在社交平台或暗网售卖,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,具体费用取决于轰炸时长、频率和目标数量。例如,包月服务可能标价300-500元,而单次短时轰炸仅需50-100元。购买者只需提供目标手机号,即可通过自动化软件发起密集呼叫或短信攻击。

技术原理与实现方式

短信电话轰炸的实现主要依赖两种技术:一是利用网络平台的验证码接口漏洞,通过脚本批量发送短信;二是通过改号软件或VoIP(网络电话)发起高频呼叫。攻击者常租用云服务器或“接码平台”资源,以隐藏真实IP。部分服务商甚至提供“定制化”选项,比如设定特定时间段的轰炸,或混合使用短信和电话增加骚扰效果。这些技术门槛较低,使得此类服务在黑产中迅速蔓延。

法律风险与用户防范

根据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和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短信电话轰炸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扰乱公共秩序,参与者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2022年某案例中,一名贩卖轰炸软件的嫌疑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。对于普通用户,若遭遇轰炸,可立即启用手机拦截功能,并向运营商投诉或报警。运营商通常能通过流量分析屏蔽异常呼叫,而警方则可追溯攻击源头。

平台责任与治理难点

尽管法律明确禁止,但轰炸服务的治理仍存在挑战。部分平台审核不严,导致相关广告以隐晦方式流通;另一些境外服务器难以追踪。专家建议,互联网企业需加强接口风控,例如增加图形验证码或限流机制。同时,公众应避免随意泄露手机号,尤其在注册小众网站时,可使用副号或虚拟号码降低风险。

总结与呼吁

短信电话轰炸不仅是技术滥用,更是对社会秩序的挑衅。从源头打击黑产需多方协作:用户提高警惕,平台完善防御,执法部门加强跨境合作。若发现此类服务售卖,应及时举报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
上一篇:短信轰炸软件:危害、防范与法律制裁

下一篇:没有了!